学习方法分享
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走过很多错的路,在这个不断试错总结反思的过程中,我也收获了一点东西,在这里,我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个我关于刻意练习的想法。
在学习一种知识时,如何去进行学习,有很多种方式,而这些方式有的还可以互相融洽,产生质变的效果,这里要说明的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学习有人说是在不断重复,也有人说需要用心去理解,但我觉得这是不冲突的两种方法,可以进行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提升。
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恰当的时机去使用恰当的方式,以及在恰当的转折点去转化方法,这很考验判断力,但我们可以从目的出发去考虑。
我学习内容A是为了运用内容A?还是以内容A为基石铺垫去运用基于内容A的内容B?
内容A我们可以称为底层,内容B我们称为运用层,在实际的划分中,远比这个要复杂,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粗浅的这样判定。
对于内容A这种偏向于底层的内容,需要做到先理解,再不断重复练习。理解的时候需要思考,而在《认知觉醒》中有对人的理智脑运行能力进行详细的阐述(只占本能的极小部分但消耗极大)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部分底层需要思考的部分转为本能,人的本能脑运转速度极快,也不会对人造成太大的负荷。在心理学中,把这种方式称为图式。
在将底层转为本能的基础上,我们的理智脑才能抽空出来,此时去进行学习内容B应用层时,才有对应足够的理智脑空间去思考,压力才不会过大。此时就会形成本能脑运转底层,理智脑运转应用层,本能脑所反馈的内容在不断的辅助支持理智脑去思考应用层。
在这种基础上,应用层掌握速度不仅快,而且还能由上而下去触动底层形成双向反馈。这种情况下,就是两种方式的融汇结合。
而所谓的底层和运用层都只是相对而言的,可以灵活的去进行运用。
- 但有时候找到底层和对应的运用层需要一定的思考去分析,所以这种结合方式首先排除了不愿分析的人。
- 再其次,思考完需要有韧性的去重复,在这个基础上又筛选掉坚持不下来的人。
题外话:有些老师往往会追求先学习的态度而不是行为,这是对的。身体在学,脑子在梦游,第一关的思考就过不去了,更别说后续的重复不断的优化转动思考了,但往往第一关才是最难的,重复的过程会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大家是怎么想的呢?